目前我国成人高血压病患病率已经达到19.8%。高血压病不仅患病率高,而且成为脑卒中和心肾功能衰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在高血压治疗过程中,一些认识误区和错误做法,是不利于血压控制和预防并发症的。
医学研究表明:对高血压的早期预防、稳定治疗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使75%的高血压及并发症得到预防和控制。
警惕这些吃降压药的误区
切勿“无症状就不吃药”。
一般来说,高血压患者会出现头晕、烦躁、耳鸣等症状。不过,也有人没有上述症状。但不能因为无症状,就不接受降压治疗,这会潜伏着巨大的危险性。
因此,无任何症状的成年人、特别是老年人,要定期测血压,至少一年一次。如果本身血压高,那么不论有无症状,都要进行降压治疗,使血压控制在基本正常的范围。
切勿“不想终身服药就不吃药”。
很多高血压患者认为,自己一旦吃上降压药,就不能停药了,而药物又有那么多副作用,于是坚持不吃药。高血压患者对“终身服药”这一理念,是要接受的,而且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两种或以上药物联合应用才能达到目标血压。所以,高血压患者须知:目前全世界还没有哪一种药,能够根治高血压。
提防“降压要从便宜药吃起”。
不少高血压患者认为,一开始就吃昂贵的降压药,会让身体产生耐药性,再吃其他类型的降压药就不管用了。其实这种想法不对,因为便宜的降压药多为短效药物。如果单纯只顾降压而不注意靶器官保护的话,会带来严重的身体损害。
家族有高血压患者应及早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忌暴饮暴食、熬夜,应戒烟戒酒,保持适量运动。一旦发现患有高血压也不要过于紧张,首先,要积极使用药物进行降压的个体化治疗。其次,尽量选用保护靶器官功能的药物,以联合用药为主,遵医嘱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便达到良好的控压效果。
保持健康血压的八种好习惯
改变生活方式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最有效方式,不要等到疾病发生了才重视高血压的防治,平时一点一滴的好习惯能够“防患于未然”。
01放慢说话速度。
一个人说话速度太快时,血压可上升50%左右,这可能是因为快速说话导致精神紧张所致。
02少争吵。
家庭里出现意见分歧时,双方耐心地听取对方的意见,心平气和地交谈,这时血压会保持正常水平。如果两人都不冷静而发生争吵,会使人心烦意乱,血压骤然升高。
03运动。
每周3次中低强度运动,比如,慢步或快走、打太极拳等,每次至少20分钟,能改善血压状况。
运动能改善血压状况04营造安静的环境。
一个研究小组曾对人进行实验,结果发现,当人们处在喧闹的环境中时,血压平均上升4个毫米汞柱,即使嘈杂声持续时间短,血压同样也会上升。研究人员还做了一项试验:让个人每天沉思冥想20分钟,12个月后再测血压时,这些人的血压平均下降了11个毫米汞柱。
05常吃芹菜。
临床实验证实,芹菜确实能够起到比较明显的降压作用。这可能与芹菜中的一种重要成分——芹菜素有关。临床上降压作用比较明显的蔬菜还有荠菜。
06吃香蕉。
香蕉中含有丰富的钾,适量的钾可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每天吃1-2根香蕉,有助于稳定血压。
07常吃大蒜。
每天吃2-3瓣大蒜,是降压的最好的简易办法,对一组人的研究表明,食用-毫克蒜泥,平均降压11个毫米汞柱。大蒜可帮助体内保持一种酶的适当数量,从而避免出现高血压。
08喝牛奶。
牛奶富含钙质,高血压与低钙有着密切关系。长期饮用牛奶有稳定血压的作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