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如何降压 > 疾病降压 > 降压治疗的困境J曲线效应

降压治疗的困境J曲线效应

发布时间:2017-10-8 14:44:27   点击数:
编者按:

  J曲线即收缩压或舒张压降至一定程度后继续降低血压获益将减少。ESH第26届年会专家见面会中再次就J曲线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悉尼大学乔治全球健康研究所的JohnChalmers教授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降压治疗的困境:J曲线效应

  悉尼大学乔治全球健康研究所JohnChalmers教授

J曲线:进退两难

  高血压患者接受降压治疗时,血压下降到超越自我调控能力限值后,将会降低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与卒中、缺血性心脏病等不良血管事件密切相关。

  目前关键的一个问题是:正常的血压范围内是否也存在J曲线效应呢?也就是说正常人是否也和接收降压治疗的患者一样受到J曲线效应的影响呢?

  与此类似的问题还有:J曲线效应是患者的固有风险还是与降压治疗直接相关呢?在不同后果(比如卒中或者心肌梗死)中J曲线的最低值是否存在差异呢?J曲线在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中效应是否不同?

大型流行病学研究

  目前关于J曲线效应的流行病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向:大人群流行病学研究、随机对照的观察性析因研究、基于现有研究的系统综述以及不同地区人群研究。

  年《柳叶刀》发表了一项名受试者参加的有关血压负荷的观察性研究结果。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舒张压的升高与卒中和冠心病的发生正相关。通过降压治疗与对照组比较,研究者发现降压治疗降低了高血压患者卒中、冠心病、血管意外致死的风险。

  一篇年发表在《柳叶刀》上的系统综述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收缩压降低20mmHg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不同。对于中老年患者来说,血压直接与血管意外死亡相关。对于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来说,没有证据显示血压降至/75mmHg是极限值。

随机对照试验的因果观察研究

  一个涵盖亚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多中心队列研究发现,在亚洲人群和西方人群中,血压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性是相似的。

  多个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发现,不同血压水平的降压治疗对应的不良血管事件发生率呈现J曲线型。

  WBKannel等人(AmJCardiol;94:-)给出了可能解释这一现象的说法:当患者舒张压低于80mmHg并伴有收缩压高于mmHg时,降压治疗会升高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并且这一结果不受性别影响。研究者认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接受降压治疗是有益的。

RCT和Meta分析的随机证据

  

  目前针对J曲线效应的随机对照研究存在一些问题:研究不是完全随机的队列研究,而是通过调整一些混杂因素达到排除混杂影响的观察性研究;存在潜在的系统偏倚;很难区分J曲线效应是由降压治疗直接造成的,还是降压治疗间接造成的。

 

  Zanchetti指出:目前的研究多是间接的、析因分析观察性研究,缺乏直接的、完全随机的有关J曲线效应的研究(EurHeart.J;31:-40)。并且研究中J曲线终点患者少、不良事件发生率也比较低,不同研究得出的J曲线的最低点也不同。关于J曲线效应的研究结果尚不一致。

不同人群有不同的适宜目标血压

  总结上述流行病学研究结果,Chalmers教授认为血压的目标是:从一级预防角度出发,低卒中风险的小于80岁的成人血压控制目标是/80mmHg,大于80岁的老人血压控制目标是/80mmHg;从一、二级预防角度出发,对于高风险的患者来说,血压控制目标是/80mmHg;对于伴有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来说血压控制目标不是很明确;不提倡将收缩压降到mmHg或者mmHg。

(来源:《国际循环》编辑部)

  版权属《国际循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循环》”

赞赏

长按







































白殿疯早期症状
复方倍他米松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idian1688.com/jbjy/794.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