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在去年有一阵,有关于降压药缬沙坦会致癌的报道,那不是因为厄贝沙坦这个药物本身可能致癌,而是某一个厂家的这个降压药中混入了潜在致癌成分,所以高血压患者不要紧张,以为是沙坦类药物致癌。
其实经常有许多关于降压药物致癌的报道,但经不起推敲,没有可信出处。目前的观点是作为高血压患者,长期吃降压药利大于弊,控制高血压可以减少很多并发症的发生,比如心梗,脑梗,肾脏疾病等。
许多高血压患者不能坚持用药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对降压药认识存在误区,认为药物有副作用,就不愿意吃降压药,或者吃一顿,停一顿,断断续续,殊不知,血压控制不好或者血压波动较大带来的副作用远比药物带来的副作用要大得多。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终身服药,只要用药后血压控制理想,没有明显的不适感,就可以坚持使用该药物。除了这个认识误区外,其实高血压患者还应该从以下4方面注意,做好降压:
1.对有并发症时应将血压降得更低认识不足。按现代高血压控制标准,凡合并糖尿病、高血脂、并发糖尿病、肾病时,目标血压水平应降得过低,应在/80mmHg以下,这样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但目前许多人对此认识不足,未能采取积极措施达到目标水平,因而心脑血管事件仍居高不下。
2.对非药物疗法重视不够。高血压的防治应是以非药物疗法,如调整生活方式、低盐、低脂、戒烟限酒及运动锻炼等作为防治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服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在理想或目标水平。
但现实中许多患者过多依赖于药物而对非药物疗法不够重视,如边吸烟边降压者大有人在,既影响降压药疗效又使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存在,所以,高血压患者必须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克服不良习惯和增强运动锻炼。
3.治病心切,喜欢作用快的降压药。高血压病为慢性疾病,治疗强调规律性和个体化,且不主张一下子将血压降得过快、过低,应当是逐渐降至理想或目标水平。但许多患者由于治疗心切,总想在一两天内就把血压降下来,如果用药几天后血压未能降至正常水平就更换药物。
结果是药物频繁更换,一种药尚未起效前就已换用了另一种药物,造成血压波动和不稳定。
4.另外,有些患者喜欢作用较快的短效降压药,而对长效降压药持怀疑态度,即便使用长效降压药,也要在先搭配短效药,降血压降下来再说,其实对于非高危的高血压,无须立即降至正常,应该缓慢、平稳地降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