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治疗高血压,最终目的就是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减少靶器官损害、改善预后,因此,采用药物治疗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首剂现象
第一次给药,就引起强烈效应的现象
老年患者通常压力反射不敏感,而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存在障碍,因此,更易出现首剂现象。
建议高血压患者,在初始服用降压药物时以小剂量为宜,一般主张常用剂量的1/3,之后再根据病情和耐受情况逐渐加大至治疗剂量。切勿一次给药过量,引起不良反应。
(2)容易引起首剂现象的药物
首剂现象与药物剂量
利尿剂类降压药所致血容降低有关
通常药物剂量过大,或降低血容类的降压药都可引起首剂现象,例如:哌唑嗪,首次服用30~90分钟后就可出现眩晕头痛、心悸出汗、视力模糊、恶心、胸闷等症状。
一旦出现首剂现象,应立即停药,平卧休息,反应严重的患者要立即就医治疗,避免引发危险。
(3)药物选择切忌追求速效
血压达标是目的,但平稳、持续原则更重要
降压药物种类很多,应充分考虑病情来选择,切忌使血压降得过快、过低,应循序渐进,平稳降压。
血压的波动是引发冠心病、脑中风的诱因。如仅仅追求速效降压,而忽视血压波动,极易导致心脑肾等脏器的血液供应不足,引起缺血缺氧现象,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正确的高血压治疗,应遵循医生建议,选择对症有效的降压药,坚持稳定持续的原则,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和情绪稳定,可大大降低高血压危害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