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氨酶是肝功能检查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很多人看到化验单上转氨酶后面有个“↑”时
就会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肝脏出现了问题
那么转氨酶升高是否就等同于肝炎呢
在这里就跟大家分享一些简单的知识
▼
01肝功能检查判断肝脏健康状况
伤肝因素众多,怎样才能确定肝功能的健康呢?那就不得不说肝功能检查了,它包括肝脏酶学检查、胆红素检查、蛋白检查等。不过,其报告单上的名词、数字都代表着什么呢?
1、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
说到肝功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查转氨酶。转氨酶是肝脏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催化剂”,肝细胞是它的主要存在地。但它的种类很多,最为重要的是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
01谷丙转氨酶(ALT)
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脏细胞内,是急性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标志,其正常参考值为0~40u/L。
当病毒感染、药物中毒等引起肝细胞发炎时,谷丙转氨酶就会大量释放入血液,造成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升高。换句话说,只要肝细胞有炎症,这个指标就会升高。
但谷丙转氨酶升高,不一定患有肝炎,因为剧烈运动、过量饮酒、感冒、口服某些药物等也可能导致谷丙转氨酶升高,还需根据患者症状,进行病原学诊断等判断。
02谷草转氨酶(AST)
谷草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的线粒体上,其正常参考值为0~40u/L。当肝细胞坏死、线粒体受损时,它就会释放出来,引起血清中谷草转氨酶升高。
目前,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是常用的反映肝细胞功能的指标,一旦肝细胞受损,它们的数值就会升高,且升高程度与肝细胞受损程度一致。
临床上也常用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的比值来判断肝脏受损情况,如:轻度肝炎患者,AST/ALT常1;中重度肝炎患者或肝功能衰竭患者,其比值常≥1;而肝硬化和肝癌患者,其比值往往1,甚至20。此外,酒精性肝病患者的AST活性通常也高于ALT。
2、碱性磷酸酶(ALP或AKP)
碱性磷酸酶广泛存在与人体肝脏、骨骼、肠、肾等各个组织,是经肝脏向胆外排出的一组酶。
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主要来源于肝脏、骨骼和肠道,经血液循环到达肝脏后再经胆道系统排泄,其正常参考值为女性50~u/L;男性45~u/L。如果数值明显升高,常说明胆道排泄受阻,可能存在淤胆型肝炎、肝外胆道梗阻、原发或继发性肝癌等。
生长发育期的孩子碱性磷酸酶也可能偏高,这通常与骨骼发育有关,一般不必担心。
3、谷氨酰转肽酶(GGT)
谷氨酰转肽酶又叫γ-谷氨酰转移酶,在体内分布广泛,肾脏中最多,其次为胰脏和肝脏。但血清中的谷氨酰转肽酶主要来自肝脏,其正常参考值为0~40u/L。如果肝内合成亢进或胆汁排出受阻,血清中谷氨酰转肽酶的数值就会升高。
如:急性肝炎、脂肪肝、酒精肝、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都可见GGT升高;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若出现GGT持续升高,往往提示病情恶化。
4、胆红素
胆红素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是由死亡的红细胞转变而成,其经肝脏转化后再变成直接胆红素,并随胆汁排入胆道,最后随大便排出体外。而总胆红素即为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总和。
临床上,医生通常要结合三者的数值进行判断,如:
◎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升高,直接胆红素正常或略偏高,可能预示红细胞破坏过多,如患有溶血性黄疸等;
◎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可能预示胆道阻塞,胆红素排出受阻,如患有胆结石、肿瘤或急性肝炎发作等;
◎若三者同时升高,可能预示肝细胞坏死,胆红素代谢受阻,多见于急性肝损伤。
5、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
总蛋白即血清总蛋白,是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总和,其正常参考值为60~80g/L。白蛋白只能在肝脏合成,可以反映肝脏合成功能,正常参考值为35~51g/L;球蛋白具有免疫作用,可反映机体免疫情况,正参考值为20-30g/L。
若白蛋白降低、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例降低,常提示肝脏合成能力减弱,可能有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情况,且降低程度与肝病严重程度相关。
若球蛋白过高,常提示免疫系统亢进;反之,则常说明免疫力低下。
6、胆碱酯酶
临床中,测定胆碱酯酶通常用于判断肝实质细胞的受损程度及肝病的预后,其正常参考值为30~u/L。
慢性肝病患者的胆碱酯酶数值偏低,而脂肪肝患者的胆碱酯酶数值往往偏高。不过胆碱酯酶的数值变化也可能与肥胖、糖尿病、肾脏疾病、肿瘤等相关,需结合其他检查判断。
02护肝做好这4步
保护肝脏,这些事情你应该趁早做:
01
步骤:定期常规体检,尤其是肝功能
建议:40岁以上的男性、曾感染病毒性肝炎者、长期服药、有肝癌家族史的人,一定要每年查肝功能。病毒性肝炎患者应每3个月进行一次肝功能和甲胎蛋白检查,6个月做一次影像学检查(如B超、CT),3~6个月做一次病毒定量检查。
原因:如果表现出黄疸、肝腹水、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再检查,那时病情就已经很严重了。防止肝炎在不知不觉中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02
步骤:睡眠充足
建议:成年人正常睡眠时间应为6~8个小时。
原因:静卧可增加肝脏40%的血流量,使肝脏得到更多血液、氧气、营养的供给,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03
步骤:饮食均衡,少吃高油、高糖食物,控制脂肪摄入
建议:肝炎患者要保持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豆浆、鱼汤等都是不错的选择。维生素有助增强肝脏修复、解毒的功能,绿色蔬菜、水果、谷物、豆类、猪肝、鱼、乳制品等都可选择
原因:炎症急性发作期,不宜过多摄入蛋白质,以免加重肝脏负担。维生素中含有人体必需的钙、磷、镁、锌等矿物质。
04
步骤:调整心情
建议:保持情绪平和、乐观开朗。
原因:好情绪能使气血调和、血液循环改善,加快肝脏的新陈代谢。
医院肝病门诊郭雁宾主任提醒:反复频繁的肝炎易于进展为肝硬化、肝癌等。如果体检肝功能水平异常,要及时就医;若出现乏力、纳差、厌油、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发热畏寒等症状时更要及早就医。
专家介绍
扫码查看专家出诊时间
咨询
文/慧图/梅摄图网
推荐阅读:
生病了,该看什么科?医院各科擅长哪些病(快速搜索)
点下方“阅读原文”,在线咨询、预约挂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