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分继发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90%以上都是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高血压对心、脑、肾、血管等靶器官的损害是直接的、长期的、进行性的,高危和很高危的患者需要立即用药,中低危患者如果坚持改善生活习惯段时间后血压还不能恢复正常,那也需要服用降压药。因此,控制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所在。
高血压一旦确诊,作为一种常见病、慢性病,高血压的治疗贯穿一生。遵医嘱积极改善生活习惯如饮食清淡、适当运动、保证睡眠、戒烟限酒、放松心情等,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全程、规范、正确地长期服用降压药,并使血压平稳达标。这漫长的血压控制、达标过程中,总有一些患者基于认识误区,容易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由此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影响疗效和预后,在治疗高血压时要避免以下误区。
一、不服药,只要无“不适感”,血压高些无关紧要,服不服药无多大差别,是可治可不治的疾病,因而可以不用服降压药。
二、以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血压降至正常后不需要再服药,服用降压药“吃吃停停”,担心吃多了对身体不好就偷偷地减量。
三、血压一降,立即停药,担心血压降至正常后再服维持量(使血压降至正常的最小剂量)会使血压继续下降,觉得血压正常点了就偷偷停药,等血压升高后再服用。
四、不求医、自行治疗,降压药价格越高,效果就越好,贵药就是“顶药”。
五、吃药不按时,睡前服降压药。
六、不敢服药,患者常惧怕药物副作用,认为药物存在成瘾性。
七、单纯依赖降压药,不做综合性的治疗。#降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