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它会给你的健康带来威胁,特别是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最近好多高血压患者问一个问题:
对于血压的控制已经到了正常的范围,停用降压药一段时间后,血压还是正常,那是不是就意味着他们已经治好了高血压呢?对于这个问题,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揭开问题的答案。
停药后血压正常,高血压就“治愈”了吗?首先说结论,答案是:不一定,且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种:
1、季节性高血压:有一部分轻度高血压的病人,他们只在冬天的时候,血压才会超过/90mmHg,也就是我们中国的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其他季节他们的血压会低于/90mmHg,看起来像是正常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高血压的危害,因为即使血压低于/90mmHg,但是高于/80mmHg的话,那么我们的心脑肾血管、眼等这些器官的损害还是比正常血压要高的。
所以这部分病人,建议把血压控制的目标定在低于/80mmHg,但是收缩压不要低于mmHg。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护他们的心脏和大脑。
2、心功能不全:有些人的血压永远正常,但是并不是好事,而是因为他们的心脏没有这么好的收缩能力了,也就是说心脏的收缩率减低了,血压才低的。这种情况往往见于一些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或者慢性心肌梗死之后的病人,或者一些其他疾病导致心脏扩大、心衰等。
我们也见过一些高血压心衰的病人,他们发生心衰之后血压低了、不高了,但是我们治疗把这个心衰改善之后,血压反而又升高了。
所以这部分病人,我们也要查清楚原因,并且把血压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如果他们的心功能不全是由于高血压引起的,那么降低血压可以改善心功能;如果他们的心功能不全是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那么提高心功能可以升高血压。
3、继发性高血压:有些人本来是继发性高血压,也就是说他们的高血压是由于某些特殊的原因引起的,比如肾脏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等。如果我们把这些原因去除了或者治疗了,那么他们的高血压就会消失或者降低。这部分病人可以说是真正治好了高血压。
但是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高血压都有明确的继发性原因,大多数高血压都是原发性的,也就是说没有特定的病因,而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比如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
对于高血压目前的药物来说,许多种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高血压。其中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s)、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和β受体拮抗剂。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一种新型药物,对高血压患者非常有帮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S片已至临床三期阶段
S片是一种血管紧张素II受体-脑啡肽酶双重抑制剂,目标适应症为高血压和慢性心衰,是全球第二个进入临床的ARNi类小分子化学药物。它由信立泰公司自主创新研发,其药物相互作用风险小,安全性好,对心、肾等靶器官均有保护作用。
对于高血压患者,S片有以下3点好处:
订阅解锁TA的全部专属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