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的慢性疾病之一,它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也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的高血压发病率在逐年上升,根据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发病率为18.8%,全国范围内约有高血压患者3亿!如此庞大的患病人群却经常面临一个相同的问题:降压药吃了不少,但是降压效果却总是不理想。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小编就在今天给大家支个招,帮助广大的高血压患者提高降压效果。
1维生素D可辅助降低高血压患上高血压除了要调整科学的生活方式外,坚持长期甚至终身用药都是必须的。而很多高血压患者不知道的事,在服用降压药物的同时服用维生素D,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这一结论已被国内外众多医学专家的研究成果证实。
1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血压升高一项新的研究显示,一个人体内的维生素D水平偏低,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发表在《糖尿病与内分泌医学》期刊上一项研究称,南澳大利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名欧洲、北美后裔的健康信息进行分析后发现,体内维生素D浓度每上升10%,出现高血压风险就会下降8%。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举行的美国心脏学会年会上,约翰斯?霍普金斯-布隆伯格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报告说,从年至年,他们对名年龄在12至19岁的青少年进行了调查。
结果发现,对缺乏维生素D的青少年来说,患高血压和高血糖等疾病的风险是其他人的两倍以上,此外,他们罹患以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等为特征的新陈代谢综合征的风险也是其他人的4倍。
报告说,过去的研究显示,缺乏维生素D会增加成年人罹患高血压和高血糖等疾病的风险,但新研究结果表明缺乏维生素D对青少年同样有害。
2维生素D降低高血压的原理为什么维生素D能够辅助降低高血压呢?研究人员发现,高血压的病因之一是肾脏分泌了过多的肾素,医学研究证实维生素D能够降低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阻止血管收缩,起到辅助降压的效果。
在医学博士周建烈所著的《维生素D健康密码》中也指出:维生素D与高血压发生机制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密切相关。随着维生素D水平的升高,血浆肾素活性及血管紧张素II水平相应下降,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逐渐降低…高血压患者补充维生素D有辅助降压的作用。
3高血压患者服用维生素D的方法和剂量预防与保健:1-2粒每天,3个月1疗程;辅助治疗:至少2粒每天。
临床判定标准:血清中25(OH)D浓度水平应保持在30-ng/ml(75-nmol/L)。
维生素D可与“普利”类降压药物,如卡托普利、依拉普利、赖诺普利、西拉普利;“沙坦”类降压药物,如氯沙坦、缬沙坦等联合应用,辅助治疗高血压。
2降压效果不理想,还有这些原因1、“见好就收”对身体弊大于利
临床中,常有患者服药后血压恢复正常,于是以为自己痊愈,随即停药。其实,降压实际是药物的结果,并非真正痊愈。停药后,此类患者血压往往会反弹得更高,甚至超过治疗前的水平,即出现所谓“反跳”现象。如果血压“反跳”太高,患者可能出现高血压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2、注意服药时间
药物的作用时间有长有短。长效的每天吃一次即可,短效的每天服用好几次。人的血压每天都在不停地波动,一般来说,白天血压较高,晚上血压较低。因此,降压药一般白天服用,每天一次的药物在清晨醒后服用,每天两次的药物一般在八点、十六点服用。每天三次的药物在七点、十二点半、十八点服用。当然,这只是一般规律,具体的服药时间,患者必须经医生指导才能实施。
3、忽视生活调理,未消除诱因
引起血压增高的因素有许多。因此,欲使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不能单纯依靠药物治疗,而必须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诱因,如生活不规律、过度劳累、睡眠不足、饮食中食盐量过高、吸烟、嗜酒、精神紧张、心情抑郁、缺少运动及肥胖等。否则,即使降压药物用得再多,往往也难以奏效。
4、未治好原发病
有些病人患的是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增高的血压是这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如果未将原发疾病治好,单纯采取降压措施,是没有效果的。因此,发病年龄较轻,特别是在30岁以下者,对于肾脏病史者,出现突然血压增高而没有家族史者,要考虑到是否有继发性高血压,对于这种病人,应首先治疗原发病,一旦原发病好了,血压也自然恢复到正常范围。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很长。目前,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能彻底根治高血压,能将血压长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减缓病程、降低危害,抗击高血压的“战役”就算胜利了一大半,因此,合理服用降压药物,并科学搭配维生素D辅助降压,对每一位高血压患者都十分重要。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运营者删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