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如何降压 > 降压物品 > 如何有效减少压力

如何有效减少压力

发布时间:2020-10-14 4:56:02   点击数:
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专科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看到这个问题,我最先想到的是“压力是怎么产生的”。这说明我的思维真的有了一点提升了。

所有问题都离不开经典的三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之前,我在碰到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会陷入如何解决碰到的问题之中。

即,我会经常忽略“是什么、为什么”,急于想着“怎么办”。

于是,就真的一直“啊,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了。

回到“压力如何产生”的问题,首先进入脑子里的答案就是忙碌。

因为忙碌,时间不够用,导致来不及思考,所以不确定自己做的事情是不是对的、重要的,因为“不确定”,所以会心慌,表现出来的压力、焦虑。

嗯,这个答案看起来不错,还有科学的理论予以佐证。但好像还差点东西。

对于因自己的安排而产生的压力,比较好的做法就是做好规划(可以参考之的《如何高效处理一堆事》这篇文章和相应视频)

以上的说法好像只能解释自己在做事的时候(比如自己的安排)所产生的压力,对于除自己以外的因素(比如情境、他人)造成的压力,并没有什么说服力。

设想一下,自己要参加一个重要的面试,明明自己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是临上场的时候还是莫名其妙的紧张起来,自发地感觉到压力,这是“情境”造成的压力;

再设想一下,自己换了一个工作环境,在努力学一项新技能,而这个技能在周围的人看来都是“基本功”而已,这是在与“他人”比较时造成的压力。

相对而言,“比较”引起的压力更容易解决一点,最好的方式就是调整自己的“参照点”(我们在聊“得失”话题的时候已经详细聊过)。即以现在参照点,只与自己的过去进行比较,而不要与他人比较。

对于“情境”造成的压力,好像只能有两个方法进行缓解,并不能做到“根治”。这两个方法分别是:

第一,增加熟悉度。

一方面,多参与一些类似另自己紧张的场合,熟悉了情境之后会有所好转;另一方面,对自己的内容做充足的准备,真正做到“熟能生巧”。

第二,提高看情境的维度。

当自己以一个俯瞰(宏观)的心态去看待一件事的时候,往往事情就没那么令人紧张了。就像在高层楼上,看孩子玩一个在平地上看起来很高的滑滑梯一样,可能就没那么紧张了。

总结:

1、思考“如何减少压力”这个问题之前,先思考“压力是如何产生的”。

2、对于“自身安排”造成的压力,要做好规划;对于“特定情境”造成的压力,要增加熟悉度和提高维度;对于“比较”造成的压力,要调整参照点。

推荐阅读:

1、我为什么要启用视频号?

2、如何改掉一有时间就刷手机的习惯?

3、为什么听了那么多道理,却还有那么多不如意?

4、如何读书而不被书读?

5、碰到一点事就炸毛怎么办?

6、怎样让自己变得有趣一点?

7、擅长偷懒的人是怎么干活的?

8、如果别人炸毛了,我们怎么让Ta平静下来?

9、什么情况下就可以考虑放弃了?

10、如何减少令人成瘾的抱怨?

11、如何快速学会所需的工作技能?

12、如何确保做的事情尽可能正确?

13、如何能高效处理一堆事?

14、如何做到量产工作文章?

15、“第一性原理”到底是什么?

16、《第3选择》

17、如何让人相信或喜欢某事物?

18、如何快速读一本书?

19、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冲突?

20、为什么会出现“爷爷(夜夜)想起妈妈的话”这种错误?

21、知识付费的秘密是什么?22、想做一件事,自己“懒癌”又犯了怎么办?

23、关于腐败的3个“公式”

24、当下,如何定义“好老师”?

25、逗比养成记(怎样Get“幽默”的技能?)

26、“得失”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27、你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

28、对于“快乐”,你怎么看?

29、如何“定位”自己?

30、你持续做一件事多久了?

31、如何聊天能“学”到东西?

特别提醒: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idian1688.com/jywp/8441.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