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聊有关解压的话题。在校的同学面临着学业、就业、人际关系、亲子关系等诸多问题;毕业的同学正在社会上打拼,开创自己的事业,我知道你们一定都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或多或少的压力。
压力这个东西,和我们如影随形。它好像黏上了人类,我们越进化,它就越难缠。社会进步了,压力却好像更加无处不在,想摆脱它很困难。
既然很难摆脱,我们不妨学会适应压力环境。当压力过大时,我们要学会调节,尽量把它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取其有利的一面,和它和平相处。换个角度想,正所谓“有压力才有动力”,适度的压力也会对我们的成长进步有所帮助——只要它在可控的范围内就好。
那么,感觉压力过大、超出可控的范围时,怎么调节呢?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缓解压力的方法,这是我自己的切身体会,也是在生活和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供同学们参考。
在以往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也经常面临着较大的压力,或者是一些不开心的事儿,有时候,情绪不太好。遇到这种情况,我通常会把自己的情况和家人讲一讲,或是约上几个好朋友,一起吃个饭、聊聊天,这样,心情就会好很多。
我自己面对压力的时候是这样,在辅导员工作中我的体会就更深了。经常有同学跟我说:“老师,我感觉最近压力好大,想找你聊聊。”甚至已经毕业的同学也会找我倾诉。聊着聊着,同学的心情就好些了。聊过之后,大部分同学的压力都能得到缓解。
这样的情况经历得多了,我总结出来一个很好用的解压方法,我把它命名为“压力分解法则”。其实很简单,当你觉得压力过大、自己很难调节时,就找一个或者几个值得你信赖的人——可以是亲人,可以是朋友,也可以是老师或同学,总之,你愿意把心事说给他听,他也愿意听你倾诉。推心置腹聊过之后,你会发现很神奇的现象出现了:留在你身上的压力小多了,你的压力似乎被分解了。这样的人越多,你的压力被分解得就越多,剩下的就越少。直到压力减少到可控的范围之内,你的目标就达到了。
可能有同学会有顾虑,我的压力减少了,会不会转移到我的倾诉对象身上?我的回答是:不会!这些年,我经常跟同学们聊天给同学们解压,对同学们的经历和处境深感同情,有时也感同身受,但我们聊完之后,对我的影响并不大。也就是说,压力没有转移到我这里。我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什么心理学的原理,但我的真实感受就是这样。试想,如果来自同学们的压力都转移到我身上,那我这么多年恐怕早就被压垮了!所以,你大可不必担心这一点。
这就是我总结的“压力分解法则”。怎么样,你学会了吗?要想有人倾听,首先得学会倾诉、善于倾诉。如果你感觉压力很大,一时很难调节,不妨找个值得信赖的人聊一聊吧!当然,如果你觉得辅导员就是那个值得信赖的人,我很高兴,也随时欢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