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比糖尿病人还要多。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概要》统计,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中高血压患病率为27.9%(标化率为23.2%),患者人数高达2.45亿。
大家不要小瞧高血压,它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十分密切,是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据调查:
高血压导致的死亡占所有心血管病死亡的64%,70.8%的脑血管疾病死亡归因于高血压,54.3%的缺血性心脏病死亡归因于高血压。因此,一定要管好您的血压!
1.高血压是如何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
长期高压血流冲击导致心脑血管内皮受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同时,长期高压血流致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很容易破损,导致血栓形成,堵塞血管,诱发心梗脑梗。
2.如何科学有效的管理血压?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基础
合理膳食,增加蔬菜、水果等食物摄入;减少脂肪摄人;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摄入;维持健康体重。
增加运动:建议每周5-7天、每次30min中等强度运动;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心态。
选择合适的降压药
目前常用降压药物可归纳为五大类:即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
具体选择哪种或哪几种降压药合适,要根据具体病情由医生来选择。
降血压不求快,但求平稳。如果一下子血压降低很多,身体不能适应,会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灌注不足,导致缺血事件。循序渐进的降压则给了机体一个适应的过程,更为安全。
因为降压治疗的益处是通过长期控制血压达到的,所以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尤其是高危和极高危患者。故服药次数少的长效降压药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高血压是终身疾病,无法完全治愈,需要持续控制。一旦停药血压又会重新升高,只有坚持长期服药才能达到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效果。
总之,降压治疗的根本目标是通过控制血压有效降低脑梗、心梗等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及死亡的总危险。所以长期服药管理好您的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