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无小事,切勿因为病症不明显而忽视,有些突如其来的大病,很多时候都是由于忽视身体发出的信号,从而导致病情一发不可收拾。
高血脂就是一个典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我国成年人血脂异常的患病率高达40.4%,但高血脂前期一般没有什么比较明显的症状,很多人往往会忽略了它的危害。
如果检查出来有血脂异常,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控制血脂,避免高血脂引起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
那么,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控制血脂呢?以下6点尽量要做到。
1、多吃点粗粮
常吃粗粮能起到降脂、降压的效果,主要是粗粮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和可溶性膳食纤维。
其中,可溶性膳食纤维能与人体内的一些脂肪酸结合,减少胆固醇的吸收,而维生素B1能促进人体代谢从而降低血脂。
况且,吃粗粮饱腹感较强,能延缓饥饿感,降低热量摄入,减少肥胖的产生。
2、控制油脂,少吃饱和脂肪酸
油脂虽然热量非常高,但作为人体非常重要的一种营养素,每天都要适当摄入油脂,高血脂患者每天摄入25~30克食用油为宜,大约5~6汤匙的量。
但要尽量少吃饱和脂肪酸多的油脂,如猪肉、牛油、黄油等动物脂肪,尽量选择植物油,可以选择多种品牌和类型的植物油轮换食用。
3、吃饭只吃7~8分饱
吃得少能控制热量摄入,减少肥胖的几率,这很多人都知道。
但很多人却不知道,其实吃的越多,饿的也越快,一方面是饮食过多,把胃口撑大了,另一方面是由于吃太多食物导致血糖波动过大,出现假性低血糖,导致饥饿感产生,从而促进进食。
过度进食会导致患者摄入过多的能量,过多的能量会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导致血液中的脂类物质增多。
所以平时吃饭尽量吃7~8分饱,既能保证人体能量供给,也不会导致能量摄入过剩,对血脂控制更为有利。
4、少吃零食
很多人在闲下来无聊的时候或者觉得压力很大的时候,就会忍不住地想要吃零食,但高血脂人群尽量少吃零食,特别是富含油脂、盐分较多、多糖的零食,如炸鸡、薯条、蛋糕、巧克力、奶茶等,一定要少吃。
如果实在忍不住,可以稍微吃点健康的零食,如水果、无糖的奶制品等,不过也要控制好量,不能无限制地吃。
5、适量运动,科学防肥
肥胖可能会诱发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疾病,严重时还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
想要缓解肥胖,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运动,运动不仅能燃脂,降低胆固醇的含量,还能改善血液循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发生。
平时,大家尽量养成运动的习惯,每周锻炼4~5次,有氧运动为主,力量训练为辅,每次运动40分钟以上效果更佳。
运动之前一定要先热身,避免运动损伤,而且运动量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循序渐进地增加,刚开始运动可以运动5分钟,休息1分钟,这样既能保证运动量,又不至于无法坚持。
6、遵从医嘱
很多人认为,没痛没热就是没病,所以很多患者在检查出有高血脂以后,只要没有明显的症状,就完全不当成一回事。
医生说要注意的事项不注意,医生说该吃的药不吃,反而觉得“是药三分毒”,能不吃就不吃。
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做法,作为一个患者,就要好好听医生的话,该吃的药按时吃,该做的检查按时做。
特别是像高血脂这样的慢性疾病,及时控制,是能避免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产生,这样也就能避免很多悲剧。
总之,想要控制血脂,以上6个小建议可以学起来,涵盖了控制饮食、合理运动、坚持治疗,对控制血脂水平很有帮助,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关于高血脂你还有什么想要问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