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来控制血压,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但是,你知道吗?很多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时,却犯了一些常见的错误,不仅影响了降压效果,甚至还可能危及生命!医生怒斥:这些错误是什么?你是否也在其中?快来看看,赶紧改正吧!
一、睡前服药,危如累卵
李先生是一位60岁的退休老师,患有高血压多年,每天都按时服用降压药。他的习惯是在睡前吃一粒降压药,以为这样可以保证一夜安稳,不会出现血压波动。
可是,有一天晚上,他突然感到胸闷气短,出了一身冷汗,赶紧叫醒了妻子,让她打。医院,经过检查,医生告诉他,他患了急性心肌梗死,幸亏及时送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李先生的遭遇让人惊心,为什么他服用了降压药,却还发生了心梗呢?原来,睡前服药是一个很危险的做法,很多患者还在犯,赶紧改正吧!
二、随意停药,后患无穷
王女士是一位50岁的家庭主妇,患有高血压5年,一直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最近,她觉得自己身体不错,血压也稳定,就擅自停止了服药,以为不再需要了。
可是,没过多久,她就开始出现头晕、耳鸣、心慌等症状,有时还会出现视物模糊、口齿不清等现象。她以为是身体不适,就吃了一些保健品,却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有一天,她突然倒在地上,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医院。
经过检查,医生告诉她,她患了高血压脑出血,已经造成了不可逆的脑损伤,可能会留下终身的后遗症。
王女士的悲剧让人心痛,为什么她停止了服药,却还发生了脑出血呢?原来,随意停药是一个很危险的做法,很多患者还在犯,赶紧改正吧!
三、不分青红皂白,乱吃药物
张先生是一位40岁的白领,因为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患有高血压。他平时不太注意饮食和运动,也不定期测量血压,只是在感觉不舒服时,就随便吃一些降压药,有时是自己买的,有时是别人给的,也不看说明书,也不注意剂量和时间。
有一次,他在单位突然感到胸闷、心悸、出汗,以为是血压高,就赶紧吃了一粒降压药,没想到,他的症状没有缓解,反而加重了,还出现了恶心、呕吐、头晕等现象。
医院,经过检查,医生告诉他,他不是血压高,而是低血糖,他吃的降压药是含有β受体阻滞剂的,会抑制胰岛素分泌,导致血糖下降,还会掩盖低血糖的症状,使得他误诊误治,差点造成昏迷。
张先生的经历让人惊讶,为什么他乱吃降压药,却还发生了低血糖呢?原来,不分青红皂白,乱吃药物是一个很危险的做法,很多患者还在犯,赶紧改正吧!
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时,不能随意更换药物,也不能与其他药物混合服用,否则可能会引起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副作用。
例如,β受体阻滞剂类降压药,除了可以降低心率和血压,还可以抑制胰岛素分泌,导致血糖下降,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种禁忌药物。
此外,β受体阻滞剂还会掩盖低血糖的症状,如心悸、出汗等,使得患者难以察觉,延误治疗。因此,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时,一定要遵医嘱,不要自行更换或增减药物,也不要与其他药物或保健品混合服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结语
高血压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的慢性病,服用降压药是控制血压的主要手段,但是,如果不注意正确服药的方法,不仅会影响降压效果,还可能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