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听信有关高血压的六大误解,避免进一步恶化
高血压是目前较为普遍的一种慢性病,也是“三高”之一,早期的高血压对人体的影响相对较小,一般不会有太大的不适;然而,随着病情的不断恶化,很可能会引起多种心脑血管疾病,从而对人体造成极大的伤害,所以,对高血压的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千万不能听信这6个有关高血压的常识。
误区一:老人血压高不要紧
确实,随着年龄的增加,血压会慢慢升高,但这并不意味着老人血压高就是正常现象。
老年人的心脑血管是比较脆弱的,如果长期存在高血压,很有可能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从而对他们的身体造成很大的威胁。
误区二:先有症状后用药
由于早期的高血压一般都不会有太大的症状,而且如果血压控制的好,在平稳的情况下,有时也不会有太大的不适;
所以,许多人都会觉得,只要有了头晕头疼的症状,才需要吃药。但是要想让血压稳定下来,并不是一次性吃药就能做到的。一旦发现高血压,就需要在医生的帮助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对血压进行控制。
误区三:降到最低就停止服用药物
许多人认为是药三分毒,所以在发现自己的血压有了明显下降的迹象后,就不再服药,而是在再次达到血压高峰的时候,才开始考虑服药,这种观念是不对的;
如果擅自停用药物,可能会加大治疗的难度,同时如果血压经常不稳定,也有可能会引起并发症。
误区四:中药比西医更安全
其实,这并不是简单地说中医和西药哪个更安全,而是因为医生在做了体检后,给患者开出了一个符合患者自身情况的治疗方案;
根据不良反应的影响,选择合适的药物,只要遵照医生的吩咐,及时服药就可以了。
误区五:迷信偏方
现在有一些民间的偏方,号称能够“治愈”高血压,但是在服用的过程中,有些人就会停止服用原来的药物,这样的话,血压就会逐渐地上升,到了那个时候,血压就会越来越高,越来越难控制,所以,不能轻信未经证实的偏方。
误区六:血压药愈贵愈好
一般来说,服用降压药最重要的是要坚持服用,既要控制在自己可以负担的范围之内,并不是说越贵的降压药就能起到更好的作用,一些比较便宜的降压药也可以起到降压作用,因此不用太在意价格。
总之,以上就是有关高血压的六大误区,实际上,更重要的是要对高血压有一个准确的认知,对高血压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这样,才可以帮助患者维持血压的平稳,不要轻信那些未经科学证实的控制血压的方法,那样不但不能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还会使血压经常波动,给医生的治疗方案带来很大的困难,还会提高患者患上多种并发症的几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医生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