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资料来源:
1.张强.长期饮酒对高血压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
2.王周.饮酒与高血压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
3.陈旭兵.高血压患者饮酒习惯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研究[J].心血管病学进展,.
38岁的深圳人徐凯有着一份体面的工作,在一家外企担任主管,手底下也管着一个部门,工资可观,家庭幸福,可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如此一位成功人士,竟然在七年以后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那时,他被诊断出患有高血压,这并不罕见,在广州这样的大都市中,生活节奏快、饮食不规律、工作压力大,高血压几乎是常客。徐凯没有太在意,他认为这只是需要长期服药控制的小问题。
在医生的建议下,徐凯开始了服药。最初,药物的效果非常明显,血压控制得很好,徐凯几乎忘记了自己是一个高血压患者。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悄然浮现。徐凯开始经常感到疲倦,偶尔还会有心慌的感觉。起初,他并没有将这些问题与他服用的降压药联系起来。
在他看来,这些可能就是一些短期的现象,也许自己好好休息就好了。抱着这样的想法,更加让他忽视了眼下身体的异样。
晨起监测血压时,一旁为他准备早餐的妻子说道:“医院看看呢,我总感觉这两天你的状态不对劲。”
虽然是一番好心,但徐凯却觉得小题大做了。喝下一口粥以后,缓缓说道:“这有什么的,高血压又不是癌症,何必这么小心翼翼。不跟你说了,我得出门了。”说罢就急匆匆的开门离去。
望着丈夫这么拼搏的样子,妻子心里很不是滋味。可是她也知道徐凯笃定的事情不会轻易的改变,因而只好任由他去了。
时间来到徐凯与降压药相伴的第四年,他开始注意到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了一些不寻常的变化。他的体重轻微上升,腿部偶尔会有浮肿现象。然而,最令徐凯感到恐慌的是,他的心跳时而快得让他窒息,时而慢得几乎感觉不到。
徐凯试图寻求医生的帮助,一次次的检查、调整药物,但问题似乎一时难以解决。他的情况反映了一个事实:长期服用某些降压药物,特别是未严格遵循医嘱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时,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复杂的副作用。
当时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这一切的行为都是悄悄进行的。可终究是纸包不住火,长时间的自欺欺人终究是要付出代价的。
就在徐凯服药的第七年,突如其来的意外让这个家庭都陷入到了绝望。
在公司的一次例会上,徐凯突然感到胸口剧烈的疼痛,随后是强烈的头晕,整个世界在他眼中开始旋转。同事们惊慌失措地呼叫急救电话,徐凯在昏迷前,感到自己的心脏像是跳出了胸腔。
医院的诊断结果令人震惊:室颤,一种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室颤是心脏电活动的一种极度失常状态,可以导致血流几乎立即停止,若不立即抢救,几分钟内即可致命。
遗憾的是,医院的时候,徐凯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救治时间,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看着心爱之人离开,妻子悲痛欲绝,趴在徐凯已经冰冷的身体上,哭诉道:“都怪我,没有及时纠正你这一个坏习惯。”
订阅解锁TA的全部专属内容